|
协同增效!数字化如何融入油气化工的生产运营场景?
可持续性有人说,“人类文明的本质就是烧热水和扔石头”,虽然是一句戏谑之词但也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产能”与“用能”的重要性。
电力运输作为屹立在“产能”与“用能”前线的行业,油气化工行业也正直面一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浪潮。一方面,全球能源需求持续攀升、非常规油气资源领域逐步拓展,油气化工的产业带动作用、能源与经济的支柱作用不可替代,亟待迈向更精细、更高附加值阶段;另一方面,油气化工行业生产过程复杂且高风险,一旦生产中断或发生事故会带来极为沉重的经济与安全代价,安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愈演愈烈。
求知求稳,深度发掘数据价值
石化企业拥有大量的关键机组设备,如:汽轮机、压缩机、大型风机、泵等。这些设备一方面维修成本与备件采购费用比较高昂;另一方面,这些关键机组通常无法短时切换,一旦发生非计划停机,将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石化企业大修周期通常在4-6年,为保证期间的稳定运行,并且在大修时进行必要的设备维护和更换,设备的预测性维护系统必不可少,数据的采集、建模、解析则是预测性维护的基础。
石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每一个运行参数、每一次温度变化、压力波动,都是珍贵的数据线索。如何让那些“沉睡”的数据苏醒过来?不能仅仅满足于数据的存储,而是要像日常查看关键指标一样,时刻关注数据曲线的动态,从数据中提取出能够赋能于业务的结论,这有赖于专业的平台工具,也只有这样也才能体现出数字化对企业的真正价值。
参考链接:
https://www.schneider-electric.cn/zh/about-us/sustainability/green-and-circular.js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