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北京市正在加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作为核心载体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根据北京市民政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已完成105个街道(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并计划在2025年新建50家,进一步织密养老服务络。泰康养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到网站具体了解一下,有专业的客服人员为您全面解读,相信会有一个好的合作!https://www.tkpension.com/
服务功能全面升级
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从单一照料功能向综合服务转型。以大兴区亦庄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例,该中心整合了老年食堂、医疗康复、精神慰藉、文化娱乐、托养及日间照料、社区嵌入、居家服务等多元化服务。93岁的陈光英老人表示,在这里不仅能获得日常照护,还能参与手工、唱歌等集体活动,中心内设药房并与社区医院相邻,医疗巡诊服务保障了老人的健康需求。
餐饮服务惠及广泛
老年餐厅作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重要功能,服务范围不仅限于入住老人。亦庄镇中心一层的老年餐厅每日提供约10种主食菜品,可为周边150余位老年人提供餐服务。这种集中供餐模式既解决了老年人做饭难的问题,又通过科学配餐保证了营养均衡。
智慧平台提升服务效率
大兴区亦庄镇创新建立的"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现了养老服务的速响应。该平台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老年人通过即可享受政策咨询、服务引导、需求受理、送餐买药等"一站式"服务。据统计,该平台已接入有效2200余个,开展居家服务近1400次,显著提升了养老服务效能。
级络完善体系
大兴区构建的"区级级养老服务络"具有代表性:区级养老指导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承担综合服务功能,社区养老服务驿站作为服务末梢。这种体系既现了资源整合,又确保了服务可达性。目前,大兴区已推动五家服务中心完成转型升级,有效辐27家养老服务驿站,惠及68万老年人。
精准布局服务重点人群
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陈卉灵表示,2025年新建的50个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继续聚焦老龄化程度较高、"老老人"比重较高的地区。同时,通过签约和连锁补单方式,推动区域服务中心承接驿站,现服务点的化布局和服务标准的统一。
北京市通过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正在构建覆盖全面、功能完善、反应迅速的养老服务体系。这种以社区为基础、整合各类资源的服务模式,不仅为老年人提供了更便捷、更专业的服务,也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随着服务络的持续完善和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将在保障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